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文章 >> 北疆清廉金融文化

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擦亮青春底色

时间:2025年06月10日 编辑: 来源:通辽金融监管分局 张孟姝

在金融改革浪潮奔涌、风险防控重任在肩的当下,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,为青年监管干部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它不仅是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,更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战场上披荆斩棘的有力武器。作为青年监管干部,我们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,肩负着维护金融安全、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使命,唯有以“青衿之志” 筑牢思想根基,以 “青松之韧” 严守纪律红线,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得住心神、扛得住责任,在金融监管的征程中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。一、以“青衿之志”筑牢思想堤坝,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。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“硬约束”,更是青年干部成长路上的“护身符”。面对复杂环境,青年干部必须扣好“第一粒扣子”。一是常修理想信念之课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理论是实践的指南。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,保持“苟日新、日日新、又日新”的学习状态,主动参与“青年理论学习小组”等活动,从百年党史中感悟“苏区干部好作风”“焦桐下的为民情怀”,从思想上树牢“作风建设无小事”的清醒认知。二是常敲警示教育之钟。青年干部阅历尚浅,更需以案为鉴,警惕“电子红包”“快递送礼”等新型“围猎”手段,摒弃“人情往来不算事”“小节无害”的错误观念。三是常怀自省自警之心。建立“作风体检清单”,每日三省:是否在调研时走过场?是否在接待中讲排场?是否在交友中失底线?用“刀刃向内”的勇气,守住政治关、权力关、交往关。  二、以“青松之韧”严守纪律红线,做清正廉洁的规矩人。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,而作风是监管工作的生命线。在银行监管的战场上,每一次现场检查都是对廉洁的考验,每一份监管意见都是对初心的叩问,每一项改革突破都是对担当的诠释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于我们而言,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,而是刻进骨子里的信仰:它体现在拒绝被监管对象“接送请吃”时的那句“按规定来”;隐藏在连夜核查数据时的那盏“不灭的台灯”。青年干部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,做到“三不”:一是不越“雷池”半步。严守“八小时内外”行为规范,公务出差绝不借机旅游,婚丧嫁娶绝不违规操办,微信朋友圈绝不传播不当言论。二是不开“变通”之口。对“就这一次”“下不为例”的试探坚决说“不”。金融领域利益交织复杂,监管干部面临的诱惑更加隐蔽。青年干部若在“第一次”松了口子,就可能被“围猎者”撬开缝隙。我们常说“管住手、管住嘴”,在银行监管一线,更要“管住心”,心正则行稳,行稳方能致远。三是不做“躺平”之辈。严守纪律不是束手束脚,而是要在合规中创新作为,在现场检查过程中,积极运用east系统、smart 系统等新型工具发现问题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“求真务实”,金融监管的“实”就体现在用科技穿透迷雾、让数据说出真相。作风建设不仅是“守底线”,更是“攀高峰”——用创新破除惯性思维,用智慧提升监管质效,这才是新时代青年监管干部的担当。当前,金融领域改革进入深水区,风险防控任务更加艰巨。我们青年监管干部更要牢记:越是利益交织的复杂环境,越需要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政治定力;越是创新涌动的变革时代,越需要“留得清气满乾坤”的作风坚守。让我们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,照一照监管履职中的“私心杂念”;以作风建设为犁,耕好金融沃土中的“责任田”。用青春之我,筑防线、守底线、攀高线,在服务实体经济、防控金融风险、深化金融改革的征程上,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监管答卷!

下一篇: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锤炼青年担当作为——浅谈新时代金融监管青年干部的使命与作为

上一篇:学深力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续弘扬监管青年新风正气

联系我们
版权声明:内蒙古银行业协会版权所有
邮箱:nmgyhyxh2006@163.com  电话:0471-6611727
技术支持: 鸿山网络

Copyright 2025 www.nmgyhyx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蒙ICP备2021001136号-1